1. 首页>>百科创建>>百度百科创建

如何判断一个词条是否敏感?

一、敏感词条的判定标准


内容属性分类‌


政治敏感‌:涉及国家领导人、领土主权(如港澳台表述)、政策争议等‌。

社会争议‌:如性别对立、宗教冲突、历史事件评价等。

隐私与安全‌:包含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,或企业未公开的财务数据‌。


技术识别手段‌


AI语义分析‌:通过自然语言处理(NLP)检测负面情绪、违规言论变体(如“国家级”的200种替代表述)‌。


图像识别‌:检测词条图片中的敏感符号(如旗帜、武器)或AI伪造内容‌。


二、平台审核机制


分级管理策略‌


个人词条侧重隐私保护,企业词条需资质核验,机构词条关联官方备案信息‌。

高风险词条(如医疗、金融)需额外提交《数据安全承诺书》等文件‌。


动态风险判定‌


系统根据历史修改记录、用户信用等级(如“百科诚信档案”)调整审核优先级‌。

区块链存证技术确保修改记录透明可追溯‌。

00:06 官方渠道查询敏感词

00:26 第三方工具推荐

01:04 使用注意事项

三、用户自查与规避建议


敏感词检测工具‌


使用正则表达式、DFA自动机或AC自动机技术预检内容。

参考《新华社禁用词和慎用词》等官方规范。


内容优化方向‌


避免绝对化表述(如“唯一”“第一”),改用客观数据‌。


删除主观评价,仅保留权威来源(如政府公报、学术论文)‌。


若需进一步验证词条敏感性,可通过百度百科“讨论页”提交预审申请‌。
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subaike.cn/baidubaikechuangjian/2169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18625088908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