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2025年百度百科人物词条关于公众影响力的具体要求及操作指南,综合权威来源整理:
一、核心影响力标准
身份门槛
需为公众人物(如知名演员、企业家、科学家等)或在特定领域有显著成就(如国家级奖项获得者、行业创新者)
普通职业者(如教师、公司法人)需附加省级以上媒体报道或行业权威认证
媒体曝光要求
至少3家权威媒体(如人民网、新华网、省级党报)的独立报道,且非广告软文
报道需直接提及人物成就或事件(如“XX获2025年度科技创新奖”)
二、证明材料规范
材料类型 有效示例 无效示例
新闻报道 央视对学术成果的专题报道 企业官网宣传稿
官方文件 教育部颁发的奖项公示 自媒体未核实的爆料
学术成果 知网收录的论文或专利 个人博客发布的行业观点
三、常见拒审原因
影响力不足(如仅限地方性或小众领域)
参考资料非白名单媒体(如微信公众号、知乎回答)
内容主观夸大(如使用“全球顶尖”“第一人”等表述)
四、提升通过率建议
前期调研
通过[百度指数]查询人物搜索热度(建议日均搜索量≥500)
内容策略
重点突出行业贡献而非个人经历(如“主导XX技术国家标准制定”)
材料补充
关联权威机构背书(如行业协会官网公示信息)
注:2025年百度百科审核进一步收紧,建议首次提交时仅包含最核心的成就和媒体报道,通过后再逐步补充细节。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subaike.cn/baidubaikechuangjian/2083.html